日本1944年宣戰教育片《戰鬥青年》學生被灌輸為國家犧牲生命是高尚的
◆ 日本1944年宣戰教育片《戰鬥青年》學生被灌輸為國家犧牲生命是高尚的
影片來源:(轉載宣傳和平 非營利,若有侵犯著作權,請來信後即刪除視頻)
描述 太平洋戰爭期間,在橫濱的西前小學開展教育的實際情況。一段珍貴的視頻顯示,他被教導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士兵並為國家犧牲自己的生命是一件高尚的事情。
日本從1890年頒布的《教育詔書》(日文:教育勅語),不僅學習敬君、忠國,一旦發生戰爭,更是要求為天皇獻出生命,對天皇“忠心耿耿”。
在戰爭之前,日本學生就被告知,“如果你想孝順你的祖先,你必須忠於天皇。” 詔書的道德是以皇帝為上的社會等級道德,臣民要效忠於天皇。
詔書沒有提到生命的重要性,也沒有提到人權和平等的重要性。
戰後,教育詔書在新憲法下失效,國會宣布它違背人民主權,是國家製度的“神話”概念=“ Kokutaikan”,並認為它保護了人民的基本人權。以其有害為由做出了“排除”的決議。
---------------------
軍國主義(英語:Militarism),是軍隊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各領域具備強大影響力,而在一國的政治及行政層級上採取軍事優先的政治社會體制或意識形態;或是認為國家應保有強大軍事力量用以侵略、防衛或提升國家利益的意識形態。
戴季陶在《日本論》中定義軍國主義是「是以軍事組織的力量,作政權的重心,一切政治的勢力,都附從在軍事勢力之下,一切政治的組織,都附從在軍國組織之下」的國家體制[3]。中文「軍國」一詞來自日文漢字「軍国主義(ぐんこくしゅぎ)」。生存和發展主要依靠對外掠奪和擴張。近代的表現主要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
日本的軍國主義,根植其武士傳統,如15世紀的戰國時代中,強大的大名在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即使軍國主義哲學早已深植幕府,但明治維新後,王政復古,帝國建立,方形成了民族主義風格的軍國主義,如1882年的《軍人敕諭》,要求軍人對天皇絕對效忠。
日本軍國主義亦經一系列事件,促使軍隊掌握權力。1920年代,兩項因素影響軍隊。一是《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實質賦予軍方內閣否決權;另一是下克上,即下級軍官的制度化抗命,如1936年,二二六事變,下級軍官企圖發動政變。1930年代,大蕭條摧毀了日本經濟,日軍中的激進分子藉此實現征服亞洲的野心。1931年,關東軍發動了奉天事件,入侵滿州,扶植滿洲國。6年後,盧溝橋事件引發中日戰爭。日軍進軍中國,佔領北京、上海和首都南京。1940年,日本與歐洲的兩個類似的軍國主義國家納粹德國和法西斯義大利結成同盟,並自中國進軍東南亞。這引起了美國的干預,如禁運石油到日本,最終促成了日本襲擊珍珠港,以及美國加